隔位退位减法教案3篇

时间:2025-03-05 23:56:35 作者:皮皮侠 字数:12307字

 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隔位退位减法教案3篇 隔位退位减法题目,供大家品鉴。

隔位退位减法教案1

  隔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

  教学目标:

  1、让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,会隔位退的退位减法计算。

  2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能激发爱国热情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,进一步发展解决的策略,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。

  3、通过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,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,增强学习的数学的兴趣和信心。

  4、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。

  教学重点:

  经历探索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。

  教学难点:

  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算理。

  教学资源:

  计数器、教学挂图。

  教学过程:

  一、迁移练习,引入课题。

  536-263

  754-537

  651-459

  指名学生板演,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。

  二、创设情境,自主探索。

  出示例题中的画面,让学生阅读人物的对话。

  你从图上了到解哪些信息?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?

  1、设置问题,列出算式。

  提问:如果要求“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”用什么方法计算?可以怎样列式?

  板书:204-108=

  2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。

  教师启发学生尝试计算。

  评析时,提问:(1)个位上2减8不够减,向十位上奶1时,十位上是0,怎么办?

(2)个位上不够减,要向十位退1,十位上是0,就向百位上退1,从百位退1后,这个1怎么处理?

 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,然后再启发学生用算珠拨一拨:先在百位和个位上各拨2颗算珠,同样在十位上拨上10颗算珠,表示在位上的1退到十位上是10个十;再拨去十位上1颗算珠,同时在个位上拨上10颗算珠,表示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10个一,这时个位上有12颗算珠,然后拨去个位上的8颗算珠和百位上的一颗算珠。

  3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。

(1)个位上不够减,向十位退1时,十位是0,应怎么办?

(2)从百位退1后,这个“1”怎么处理?

(3)今天学习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?

  4、教师示范说明方法。

  再次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,示范说明计算过程,同时解决:“个位上不够减,从十位退1时,十位上是0,就从百位退1,十位上加10,再从十位退1,个位上加上10后再减“的过程如何在竖式上表示出来。在初学时,可以引导学生在被减数的百位上、十位上点上一个小小的“.”

  来表示退1。

  5、引导说说计算方法。

 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,然后在全班交流,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方法。

  四、应用拓宽,巩固提升。

  1、第67页“试一试”

  1000-537

  试着计算后将自己的方法告诉小组内其他同学。

  集体评析时,结合例题,让学生说说隔位奶的减法计算需要注意什么地方?

  2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1题。

  请4位学生板演,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。

  完成后集体校对,并请学生自己点评。

  3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2题。

  教师引导:今天又是森林卫士—啄木鸟医生治病的日子,它依次飞过去,不一会儿,它找到了这些生病的大树,并且很快查出它们得了什么病,你们能找到吗?

(1)学生独立思考,寻找每题在计算方面的错因。

(2)每位同学把自己的发现,在小组内说一说,并想办法写出治病处方。

(3)集体交流,说说错误原因,并说说在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。

  4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3题。

  请学生先计算后比较,找出每组题的相同处和不同之处再进行交流。

  5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4题。

  出示情境放大图。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?

  引导学生观察:你从这幅图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?

  你有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?

  结合评析,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。

  6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5题。

  先让学生讨论:根据信息应该先填哪个年级的订数,然后通过计算将结果填在书上。

  五、全课总结,收获提炼。

 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新的收获?

  教学板书:

  隔位退位减

  204-108=96(名)

  试一试

  202

  1000-537=463

-108

  1000

  537

  463

隔位退位减法教案2

  隔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:

  江苏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8——59页。教材分析:

 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减法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,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,十位上是0,再从百位退1。这是减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,也是本单元的难点。例题是是通过在计算器上拨珠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再自主完成计算。“试一试”呈现了需要从千位上退位的减法算式,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,并在小组交流算法。“想想做做”的习题主要用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计算方法,练习演算,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学情分析:

  这节课是在熟悉连续退位减法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,进行教学隔位退位减法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,让学生独立计算时体验隔位退位减法的原理,从而加深对隔位退位的体验,能正确地进行计算。另外通过对估算练习的学习,初步学会并掌握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,合理估算。教学目标:

  让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,会隔位退的退位减法计算。

 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能激发爱国热情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,进一步发展解决的策略,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。

  通过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,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,增强学习的数学的兴趣和信心。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。教学重点:

  经历探索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。教学难点:

?

  隔位退的退位减法的算理。教学资源:

  计数器、教学挂图。教学过程:

  一、迁移练习,引入课题。

  536-263?? 754-537?? 651-459 指名学生板演,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。

  二、创设情境,自主探索。

  出示例题中的画面,让学生阅读人物的对话。

  你从图上了到解哪些信息?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? 设置问题,列出算式。

  提问:如果要求“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”用什么方法计算?可以怎样列式? 板书:204-108=

  2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。教师启发学生尝试计算。评析时,提问:(1)个位上2减8不够减,向十位上奶1时,十位上是0,怎么办?

(2)个位上不够减,要向十位退1,十位上是0,就向百位上退1,从百位退1后,这个1怎么处理?

 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,然后再启发学生用算珠拨一拨:先在百位和个位上各拨2颗算珠,同样在十位上拨上10颗算珠,表示在位上的1退到十位上是10个十;再拨去十位上1颗算珠,同时在个位上拨上10颗算珠,表示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10个一,这时个位上有12颗算珠,然后拨去个位上的8颗算珠和百位上的一颗算珠。

  3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。

(1)个位上不够减,向十位退1时,十位是0,应怎么办?(2)从百位退1后,这个“1”怎么处理?

(3)今天学习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?

  4、教师示范说明方法。

  再次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,示范说明计算过程,同时解决:“个位上不够减,从十位退1时,十位上是0,就从百位退1,十位上加10,再从十位退1,个位上加上10后再减“的过程如何在竖式上表示出来。在初学时,可以引导学生在被减数的百位上、十位上点上一个小小的“.” 来表示退1。

  5、引导说说计算方法。

?先在小组内说一说,然后在全班交流,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方法。?

  四、应用拓宽,巩固提升。?

  1、第67页“试一试”

?1000-537 ?试着计算后将自己的方法告诉小组内其他同学。

?集体评析时,结合例题,让学生说说隔位奶的减法计算需要注意什么地方? ?

  2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1题。

?请4位学生板演,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。?完成后集体校对,并请学生自己点评。?

  3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2题。

?教师引导:今天又是森林卫士—啄木鸟医生治病的日子,它依次飞过去,不一会儿,它找到了这些生病的大树,并且很快查出它们得了什么病,你们能找到吗? ?(1)学生独立思考,寻找每题在计算方面的错因。

?(2)每位同学把自己的发现,在小组内说一说,并想办法写出治病处方。?(3)集体交流,说说错误原因,并说说在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。?

  4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3题。

?请学生先计算后比较,找出每组题的相同处和不同之处再进行交流。?

  5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4题。

?出示情境放大图。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? ?引导学生观察:你从这幅图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? ?你有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? ?结合评析,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。?

  6、完成“想想做做”第5题。

?先让学生讨论:根据信息应该先填哪个年级的订数,然后通过计算将结果填在书上。?

  五、全课总结,收获提炼。

?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新的收获? 教学板书:

???

??隔位退位减

?204-108=96(名)?

  试一试

??

  202

  1000-537=463 ?

-108? ?

  1000 ???

  94? ?

???

  463

隔位退位减法教案3

《隔位退位减法》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,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,十位上是0,需要从百位退1。这是减法笔算中最复杂的一种情况,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,对孩子的思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
  由于本课难点不易突破,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孩子接受,所以在学生理解图意后,我直接出示了问题,孩子列式“204-108”,提问:“怎么算,先算什么”,“先算个位,4-8不够减向十位借1”,提问:“十位上是0,怎么办呢?”拿出计数器帮助孩子理解,先拨204颗珠子,演示“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,十位不够向百位借1”的过程,逐步演示,引导孩子说出百位上的1借给十位,十位借1给个位。明确:借完后,个位是14-8,十位是9-0,百位上1-1,最后得数是96。计数器演示完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借位过程后,再通过竖式计算,这里我没有让孩子自主探索,而是在黑板上直接示范讲解,再次明确算理。计算完后追问:“十位上为什么是9-0,还有一个1哪去了”,让孩子明白借给了个位。带着孩子一起算完后,要求他们在课堂作业本上再独立算一次,提醒单位和答的书写。

  接着出示“1000-537”,这道题让孩子独自解答,算完之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,交流完后在全班汇报,再次在黑板上板书,集体说计算过程,帮助学生理解隔位退位的过程。再通过改错题的呈现,让孩子体会不标记退位点的缺点,进一步感受隔位退位的计算过程。孩子说完之后直接出示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的练习题组,光说不练是无用的,让他们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理。

  隔位退位难度较大,尽管课堂上说了很多,也练了很多,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,特别是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,看到题目随意标记退位点,没有根据具体的题目具体解答,问题较多,需要及时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