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宋·周敦颐《通书·文辞》:“文所以载道也。轮辕饰而人弗庸,徒饰也,况虚车乎。”示例:古人说“文以载道”,用现在的话说,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。
◎郭沫若《关于文风问题答〈新观察〉记者问》用法:复杂式;作谓语;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例句:人们常说文以载道,而你写的这篇作文,载的什么道理,谁能看出来?"},{"liju_1":"一篇好的文章,可以抨击社会的不良风气,文以载道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"},{"liju_1":"文字禅所强调的“文以载道”,即是谓此。"},{"liju_1":"“文以载道”思想是儒家功用诗学的核心,而美刺说则是其重要内容。"},{"liju_1":"双语适切的使用不仅能文以载道,亦能勾起观众的兴趣。"},{"liju_1":"铁凝在寻找一条“文以载道”精神与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结合之路。"},{"liju_1":"中国从来都有文以载道、歌以咏志的传统。"},{"liju_1":"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,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“诗言志”和“文以载道”的模式。"},{"liju_1":"巴蜀鬼才魏明伦在“榕树下”为潘金莲正名,文辞优美又不缺“文以载道”的思想。近义词:反义词:
◎郭沫若《关于文风问题答〈新观察〉记者问》用法:复杂式;作谓语;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例句:人们常说文以载道,而你写的这篇作文,载的什么道理,谁能看出来?"},{"liju_1":"一篇好的文章,可以抨击社会的不良风气,文以载道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"},{"liju_1":"文字禅所强调的“文以载道”,即是谓此。"},{"liju_1":"“文以载道”思想是儒家功用诗学的核心,而美刺说则是其重要内容。"},{"liju_1":"双语适切的使用不仅能文以载道,亦能勾起观众的兴趣。"},{"liju_1":"铁凝在寻找一条“文以载道”精神与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结合之路。"},{"liju_1":"中国从来都有文以载道、歌以咏志的传统。"},{"liju_1":"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,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“诗言志”和“文以载道”的模式。"},{"liju_1":"巴蜀鬼才魏明伦在“榕树下”为潘金莲正名,文辞优美又不缺“文以载道”的思想。近义词:反义词:
用户评论
他写的文章总是文以载道,既富有文采又富含哲理。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部小说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,文以载道地传达了深刻的道理。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在演讲中,他巧妙地运用文以载道的手法,让听众深受启发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古人的诗词往往文以载道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老师讲解历史时,总是能文以载道,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脉络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论文文以载道,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识,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。
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文以载道,试图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文以载道,读后让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在艺术创作中,他追求文以载道,让作品既有美感又有深度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